昨天,看电视,听香港城市大学郭位先生讲:大学分四种,美国便是这样。认为很有道理,随手记录,略谈认识。
一种博雅大学,重人文教育。我理解应类似中国传统社会的书院吧,孔子创办的学校也该属此类。
一种综合大学,就是当下国人热衷的那种,包罗万象,无所不有,不以专著称。
一种专业大学,我读的建筑学院应属这类,还有工学院、钢铁学院等都是此类。
一种单科大学,像体育学院、音乐学院便是的。
从博雅大学,应能寻到传统中国读书人的影子,涉猎众多,以人文为主。胡适先生去美国读书,初学农科,不但不收费还给补助的,可终没找到读书人感觉,遂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哲学,那是收取高昂学费的大学。赵元任先生虽修完化学专业,最后成就还是在语言学上。这些人怎么也摆脱不掉传统中国文化赋予的读书人情结,纵然是读了工科的,终成大家了,也和从小接受传统中国文人教育不无关系的,像数学家陈省身、物理学家钱学深等,诚然,杨振宁当属另类。
我说:前两种类儒门,后两种似墨道。无论儒门还是墨道,传统中国教育更重修心。所以,墨子制作能飞翔三天三夜的木鸢技艺,才没能传承下来,若墨家单重机心,大概飞机两千多年前便诞生了,这大概可以解释“李约瑟难题”吧,呵呵。
评论